众惠相互:探寻推动普惠相互保险快速发展破局之道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并着重提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及数字金融五大领域。普惠金融被突出提及,显示我国金融行业以服务民众为核心目标。今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保险公司积极参与普惠保险的发展,履行社会责任。
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众惠相互”),作为国内首家获得国务院同意试点并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立的相互保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相互保险机制和坚定的普惠金融理念,已在行业中建立了新标杆。
众惠相互通过深耕细分市场,提供专业化的风险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市场影响力。这种策略不仅增强了客户的满意度,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众惠相互深知普惠金融的核心是惠及大众,因此它专注于细分市场,为特定人群提供专精的风险解决方案。在广西,众惠相互与工会合作推出了“广西职工自费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扩展了医保服务,覆盖近40万人,赔款支出超1000万元,有效减轻了职工的医疗负担。此外,众惠相互针对慢性肾脏病人群开发了肾病专病保险,累计推出16种产品,提供从带病投保到慢病管理再到互助保障的全链条服务,成为国内最全面的肾病领域保险。这些举措展示了众惠相互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在细分市场的深耕能力。
通过创新“公益+产品”模式,众惠相互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和市场敏锐度。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风险保障方案。
面对我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问题,众惠相互积极行动,联合公益机构发起了“万户健康公益项目”,并开发了超过20款针对老年人的意外、医疗及重疾产品,覆盖人群超过30万人。这些产品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便捷的保险服务,还助力了养老金融的可持续、多元化和适老化发展。
众惠相互关注新市民群体,打造城市普惠保障。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市民的保险需求同样不容忽视。众惠相互多次主导和参与城市型普惠保险项目,如“深圳众惠保”,截止2023年底,参保人数超过10万人,其中新市民占比超过30%。这些项目不仅放宽了投保条件,还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保险服务,有效满足了新市民的保险需求。众惠相互的这一举措,不仅为新市民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也为城市的和谐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科技赋能也是众惠相互提升服务品质的关键手段之一。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同时也可以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众惠相互:科技赋能保险,普惠金融未来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众惠相互紧跟科技潮流,将先进技术融入保险服务。通过建设线上平台和优化流程,实现了保单处理的全面线上化、智能核保与理赔以及客户体验升级。目前,98%的服务通过线上完成,已处理超过10.5万件保单业务,官方微信粉丝达26.7万。
这些技术应用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还增强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未来,众惠相互将继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深化ESG(环境、社会、治理)实践,强化“会员制”特色,用心服务每一位会员。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为更多人提供全面、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