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网 - 江苏省生活资讯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苏南网 -> 行业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远高同行牙博士赴港上市“牙茅”成色不足

栏目:行业    时间:2021-10-27 12:05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5789      关键词:

资本市场号称“金眼银牙”,被称为“牙草”的通策医疗总市值一度突破千亿元,引发投资者对牙科赛道的密切关注。

销售费用占营收比例远高同行牙博士赴港上市“牙茅”成色不足

今年以来,与通策医疗同轨的瑞尔集团和中国口腔医疗集团开始在香港上市。今年9月,位于华东地区的牙科品牌“牙科医生”也在香港上市。

对于口腔连锁机构集体赴港IPO,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口腔连锁机构利润不高,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目前,牙科连锁机构市场的需求扩大、竞争压力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即使资本市场看好通策医疗,从资本角度看,其主营业务集中在浙江,成长性不足。”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牙科医生在香港上市的前景如何?

业务集中在华东地区。

竞争正在加剧。

据牙博士招股书显示,以2020年总营收计,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高端民营连锁牙科服务提供商和第二大民营牙科服务提供商。越来越多的牙科企业开始寻求上市。

与瑞尔集团连续三年在香港上市相比,2018年博士牙科经调整净亏损为390万元,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60万元、8530万元及6160万元。

牙科医生的主要业务集中在华东地区。具体来说,公司在华东地区拥有31家牙科服务机构,覆盖苏州、南京、上海和温州。雅博士称,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华东地区业务,公司正计划进一步拓展江苏、浙江及上海地区业务。

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华东地区将占据全国口腔服务市场近39%的份额,未来十年有望保持这一比例,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景的口腔服务市场。此外,从中高端牙科服务项目来看,2020-2030年,华东地区每万人种植牙数量将从25颗左右增加到144颗左右,每万人正畸数量将从18颗左右增加到92颗左右,反映了华东地区的高端消费趋势。

华东地区也是通策医疗、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等口腔医疗机构布局的重点。可以预见,牙科连锁机构在这方面的竞争也将日益加剧。从营销成本来看,牙医比同行高很多。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牙科医生的销售及分销费用分别约为2.26亿元、3亿元、2.43亿元及1.38亿元,分别占牙科医生当期营业收入的35.8%、34.4%、29.1%及27.2%。销售及分销费用明细方面,2018年至2020年,牙医的营销、推广及广告费用分别为1.3亿元、1.7亿元及1.4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约21%、19.54%及16.79%。9月底,号称是华东地区收入第一的民营牙科服务提供商的牙科博士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HKEx提交。

中国口腔医疗集团2018年至2020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43.2万元、489.4万元和391.9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2%、5%和4.6%。根据同花顺数据,通策医疗2018-2020年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7%、0.6%和0.8%。

“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较高,说明经营利润率较低,即业务附加值和收益率很低,缺乏竞争差异化优势。”单森资本执行董事沈梦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为客户修牙提供“贴息”。

数量继续增长。

在牙科连锁机构中,客户通过分期贷款消费是一种普遍现象。。

根据牙科医生招股书,公司接受客户通过多家第三方信贷公司的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服务费。在截至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所收款项总额

根据亚博士的说法,客户将直接与第三方融资公司签订支付协议,并向第三方融资公司偿还本金、利息或手续费。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促销活动的一部分,牙医可能会不时补贴客户应向融资公司支付的利息或手续费。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牙科医生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补贴总额分别为50万元、100万元、115万元及72万元。

“我们对客户在向融资公司申请时所做的任何不真实的陈述不承担责任,我们也没有提供任何抵押品来保证客户的还款。但是,如果客户违约,法院判定我们在分期付款或结算方式上有过错,我们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牙博士说。

华尔街等英语培训机构的停课,让贷款学生陷入两难境地,他们没有办法退还学费,却要偿还高额贷款。整牙贷的出现会不会也让客户陷入两难?

对此,张毅表示,分期付款的形式目前在民营口腔诊疗领域比较常见。牙齿消耗的门槛更高,治疗周期更长。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可以降低门槛吸引消费者,同时以这种方式将消费者绑定到公司。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即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类似教育培训行业消费贷款捆绑的问题。因此,此类贴息贷款产生的收入不应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过高,否则会存在风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