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网 - 江苏省生活资讯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苏南网 -> 热点

面对台风“云雀”申城各行各业提早行动全力迎战

栏目:热点    时间:2018-08-04 07:26   来源: 苏南网   阅读量:13975      关键词:

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昨天上午10时30分在上海金山登陆。与此前的“安比”一样,台风“云雀”也和申城更正面接触,对全市的防汛工作提出了很大考验。

面对“云雀”,申城各行各业提早行动,无数来自基层一线的人们,通宵达旦恪尽职守,全力迎战台风的侵扰。在迎战台风“云雀”的风雨中,晨报记者置身现场,纪录下申城众多普通人迎战台风的感人瞬间。

台风来了,他们在行动

她三十秒完成一次退票操作

“因受台风‘云雀’影响,虹桥站当日部分列车停运……”昨天,在上海虹桥站候车大厅的大屏幕上,不时滚动着由于“云雀”影响带来的列车暂停运行信息,为了确保旅客出行安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时启动防台风应急响应,部分列车暂停运行。

列车暂停后,售票、退票、改签窗口前的队伍开始慢慢拉长,作为铁路售票团队的其中一员,张晓兰一直忙碌着……据了解,在这次的台风天里,上海虹桥站共开设改签窗15个,售票窗口22个,退票窗8个,其中退票窗口增加了4个,而张晓兰负责的便是最系统最为复杂的退票业务。

一天基本无时间看手机

台风来临,铁路工作更是异常忙碌,张晓兰几乎无暇接受记者采访,到了中午十一点,张晓兰用20分钟左右的午餐时间,同记者进行了简单的沟通。

因为要准备午餐,张晓兰工作窗口前的显示屏上显示着“暂停服务”的提示。离开座位后,张晓兰第一件事便是去取出手机,将上午收到的消息进行一一回复。“一天基本上没有时间看手机,就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赶紧回复掉。”张晓兰说。

记者了解到,车站的售票室可以说是一块“敏感区域”,售票人员在工作时不许携带手机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因此,不带手机,专心工作也已经成为张晓兰工作的基本守则和习惯。

“一上午嘴巴几乎没停”

铁路售票的工作到底有多忙?张晓兰说,铁路售票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紧凑,以周五当天的排班看,张晓兰需要在早上7:30到岗,进行简单的准备工作后,8:00正式开出窗口,迎接服务旅客。“从8点开始,一直要到11点才能有时间休息。”张晓兰说。而在这三个小时里,询问旅客需要、查询车次信息、收钱、找零,一系列动作在短短三十秒就被张晓兰悉数完成,“台风天人多,动作就更加要快。”

张晓兰告诉记者,铁路有一个规定,没有特殊情况,一个窗口前排队的人数不可以超过20人,到了台风天,这样的规定便成了套在售票人员头顶的紧箍咒,“要快,但是更加不可以出错。”

受“云雀”的影响,部分列车暂停运行,前来退票的旅客也比平时多了许多,“所以我们台风天的时候就会增开4个退票窗口。”张晓兰指指自己工作的位置,记者了解到,周五的虹桥站内,共开设改签窗15个,售票窗口22个,退票窗8个,其中退票窗口增加了4个。

“想要更换时间,您可以去改签窗口”、“台风天会全额退票”……这样的提示话语不时从张晓兰嘴巴内传出。她告诉记者,退票窗口有时不仅仅是退票,还有问路的,取票的,改签的,各种要求都有。为了可以更快更好地给旅客退票,玻璃窗后的张晓兰需要一刻不停地询问和操作,即便常常说得口干舌燥,但是为了避免频繁上洗手间,张晓兰总是减少喝水的次数,“一个上午下来,嘴巴几乎没有停过。”张晓兰笑说。

今年是张晓兰在岗位上的第五年,谈起这份工作的感受,她说:“需要点毅力吧。这么多年过来了,也习惯了。”

台风来了,他们在行动

20小时未合眼,他坚守在海塘

昨天,“云雀”登陆前夕,崇明区海塘管理所东平河分站分站长杨伟已经20个小时未合眼了。前一天中午亮起的崇明区台风橙色预警像钟声一样回荡在他的心头,他们肩负着管辖范围内七公里海塘的平安。

尽管风声呼啸,但欣慰的是,昨天一早雨水不是主角,比起上海南部海岸线的白浪涛涛,杨伟所管辖的从大东船坞到新河码头的7公里岸线相对要平静些。

“台风不来了。”一早上,戴着眼镜、一身蓝衣的杨伟就来到了停靠着渔民船只的岸边,和渔民交流起来。渔民们说:“夜里潮水太高了,有4米。而平时潮水还不到3米。”

此前,杨伟和同事们已经把管辖区域内所有的机电设备都检查过,提醒渔民将船只靠岸绑紧。内河的水位也从2.8米下调至2.3米。东平河水闸8点半开闸。

虽然水位早已调到位,但暴雨并未如期而至。事实上,自从凌晨“云雀”一头扎进杭州湾,它就基本失去了登陆崇明的可能性。台风“云雀”在杭州湾内穿行,最终10点30分在金山登陆。从台风实况图上来看,崇明恰巧不在“云雀”的核心风圈内。做足了一切准备,却目送台风飘走。

尽管如此,杨伟也没有回去打个盹,而是仍然紧紧守着河岸和海塘上。大风没有停歇,刚刚传来消息,城桥镇团城公路加油站附近还是倒了一棵大树,镇上和电力部门正在抢修。而牢牢盯住东平河分站管辖范围内的树木,是否有风摧折,仍是杨伟肩膀上的责任。

在岗位上将近20年,杨伟也经历过数次台风的“大考。面对台风的考验,也正是因为无数个像杨伟一样恪尽职守的基层人员,上海才能由上而下编织出一张严密的防汛网络,全力迎战台风。

台风来了,他们在行动

她主动“找事”化解滞留现象

台风“云雀”飞来,出于对民航旅客出行安全的考虑,机场“延误”“取消”航班信息陆续高挂。但记者昨天在浦东机场看到,这里并未出现大面积滞留旅客的情况。

柴媛是南航上海分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浦东值机室负责人。她先后做过电子客票业务、生产调度、保障候机等岗位,一直都工作在基层一线。特别是台风这样的极端恶劣天气里,她认为在一线更是需要有一位经验老道的“声音”为旅客答疑解惑。

对于台风,柴媛说她有两个“怕”,第一个“怕”是台风前和台风中,担心旅客在机场大面积滞留;另一个“怕”则是台风后航班开始补班,怕出现一趟航班上旅客“溢出”的现象。

为应对这些情况,在台风来临前两天,在南航的每日航班运行讲评会上,就有针对地进行计划准备;到台风前一天下午4点半正式部署任务后,地服人员就进入“实战”转态,直到第二天早上9:30换班。若是像之前“安比”台风,延误和取消比较严峻的就要继续加班,持续到现场(旅客、航班)平稳后才可以下班。

“台风没来之前,我们就要对航延餐食、酒店的可利用房间做到心里有数。台风当天一早,就会帮忙旅客尽量签转,特殊旅客也会尽早安排酒店休息。避免过多旅客滞留在机场。”柴媛说,等到了台风之后,大量的旅客集中出现,但往往又会有很多航班,改了机型(大改小),就很容易出现航班溢出的情况。

7月22日的台风“安比”过境后,南航上海地服就监测到,原本23日补班从浦东飞往大连的两个航班因为机型变更的原因,溢出了40多位旅客。“22号晚上在了解了情况后,我们就马上主动出击,由工作人员在销售系统里着手联系团队旅客。运气还不错,当时正好有两个旅行团共43人,通过我们的解释和说明,同意改签成23号晚上CZ6526航班。”

“为什么你会觉得机场有点‘冷清’,或许都是我们提前主动‘找事’,把现场可能遇到的状况提前解决了吧。”柴媛告诉记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